距离今年高招填报本科志愿还有不到四周时间,几乎每个周末,“逛大学”成了家有考生家庭的固定活动。填报志愿,是一次选择未来就业行业的过程,面对数以千计的专业,到底选择哪个?考生和家长很是纠结。
今年高考,本市报名考生仅为7.6万余人,比去年减少4234人,降幅为5.27%,再创新低。其中统考考生为7万余人,比2010年减少了3000余人。而高招录取率今年仍将维持在80%以上,预计有超过一半的考生能上本科。
许多北京家长和考生,关心的已不是能不能上大学,而是如何“上好大学”、“上适合自己的大学”。于是填对志愿、选对学校、挑好专业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专业年新增50个
核辐射等或成热门
“警务指挥与战术”、“网络安全与执法”、“生物医学英语”、“历史建筑保护工程”、“核反应堆工程”、“交通工程”等都是近年来涌现出的新专业,可以看出北京高校对市场的把脉越来越准。
今年3月中旬,教育部公布了今年新增设或调整的高校专业名单,全国1887个获准从今年开始招生的专业中,北大、北航等20所在京高校占了近50个新专业。这已是本市自2009年以来连续三年新增或调整的本科专业达到50个。
此外,去年3月,教育部为加大互联网、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环保技术、生物医药等重要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决定鼓励有条件的高校申报开办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以往新专业的申报手续一般需要一年时间,但此次专业申报周期一下缩短至一两个月。最终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在京部属高校以及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等市属高校申报的16个新专业被批准设立,自今年开始招生。涉及物联网工程专业、新能源相关专业、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纳米材料与技术、新媒体、数字电影技术等领域。
由此算来,近三年在京高校招生目录中新增或调整的专业就超过了160个。与此同时,本市高校申请撤消的本科专业,三年来却仅有五个。2009年北京联合大学撤消社会工作、文秘教育两个本科专业,今年中央民族大学撤消古典文献、数学与应用数学、物理学三个本科专业。
试点校内多次转专业
清华最多可四次重选专业
今年高招,高校的选才手段越来越丰富,甚至在招生阶段就开始了对考生学科素养的考查,在为自己争取最优秀生源的同时,也给予了考生更多选择专业的机会。
例如报考清华大学,选择专业的机会绝不仅仅是填报志愿一次,该校在自主招生阶段今年首次引入学科测试,邀请多个专业的顶尖专家参与面试,选拔有学科特长的学生。
例如计算机科学实验班由图灵奖获得者姚期智作为面试专家组的组长,组织了十余名国内外教授,在7个小时里考察了约20名学生;化学系系主任张希院士、物理系朱邦芬院士等都领衔在各自学科对学生进行专业面试选拔。
“孩子们让大师们眼前一亮。”清华招生办有关负责人表示,选择到了合适的学生,又有大师从旁指点,清华坚信一定能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此外,清华学堂培养计划,今年首次面向高考招生,只要实考分达到清华线,就能申请学习六个学堂专业。清华还打破文理,允许考生在录取阶段二次选专业,再加上校内转专业的机会,如果你足够优秀,甚至拥有四次重选专业的机会。
不仅如此,部分高校也大幅增加校内二次转专业的机会,以抵消考生在填报志愿时的盲目性。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取消了校内转专业的门槛,转专业不再设报名限制,甚至允许不喜欢原专业而成绩较低的学生申请转专业。北京科技大学则允许学生多次转专业,所有必修课成绩合格的在校本科生在一二年级末均可提出转专业申请。各专业对转出人数不做限制,申请转入人数未超过专业可接收限额时,不限制学生的转入。
试点按学分制收费
9月起16所高校可跨校跨专业选课
虽然高校都号称学分制、弹性学制,但大都是学年学分制,要上满四年,能提前毕业的很少,在本校转专业都难,更别说跨校选课了,而且由于课程设置问题,学生即使学有余力,也很难多修学分。
今年9月,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在内的16所学院路共同体院校以及北方工业大学等1至3所市属高校,将率先试点按学分制收费,酝酿多年的高校学分收费制终于推行,将为弹性学制、跨校选课奠定基础。
学院路共同体目前开设的涉及文学、艺术、体育、医学、自然科学等领域的174门校际公共选修课将率先推行学分收费。北方工业大学等试点高校入学新生将施行按学分收费。
学分制改革后,高校本科将形成3至8年的弹性学制。优秀的学生可用短时间修习完本科课程,提前进入研究性学习和个性化学习阶段,更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学习能力稍差的学生,则可用相对长的时间打牢基础,具备一定的就业能力后,再走向社会。
依据本市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伴随着高校教育资源的不断丰富,本市将逐步完善学分制和弹性学制,鼓励高校建立学分互认机制;试点跨专业、跨学科、跨学校的选课制度;探索建立高等学校学生校际转学制度。
■链接
建立专业预警
红色警报专业将被限制招生
为了促进高校依据市场需求设置专业,也为了给考生和家长填报志愿提供参考,去年5月,本市开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平台和专业发展与预警平台,考生可登录平台查询特色专业。高校特色专业建设平台(www.tesezhuanye.com)囊括了北京地区高校的400多个国家级和市级特色专业,包括新材料科学、装备制造业、信息产业、金融、贸易等专业。
此外,本市高校专业发展也将拥有类似灾害天气的“颜色警报”。平台将按红、黄、绿、浅蓝、蓝五种颜色发布专业预警。红色警报是最强警报,说明这一专业需求过剩,学生就业状况不好;黄色说明临近过剩;绿色代表专业设置和人才需求状况最好;而蓝色代表这一专业市场紧缺,急需加强建设。对于发出红色警报的专业,本市将采取限制招生、减少招生计划直至撤消该专业的措施。
市教委有关负责人日前表示,待今年应届毕业生就业数据完成统计之后,本市将发布在京高校的专业预警报告,公布各学科的就业率区间,不仅为高校调整专业提供依据,同时也是为下一届高考考生填报志愿提供参考。
■专家观点:连年大热专业会人才过剩
“考多少分能被录取?”、“哪些专业是热门专业?”无论哪个大学的校园开放日,这都是听到最多的问题,在专家眼中,这实际上是考生和家长在志愿填报和选择专业时的误区。
例如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农科专业无疑是实力最强的专业,但往往学校里的热门专业却是经济、金融。“今年热门,未必四年后还是热门。”市政府教育督导室主任、市教委新闻发言人线联平说,在他看来,热门专业和社会需求在一个阶段结合比较紧密,但过了这个阶段可能就成为过剩专业,现在所谓热门专业,将来未必就一定好就业。而管理类、财经类这些专业今年仍可能大热,但这些连年大热的专业,也使得人才过剩,就业竞争更加激烈。
填报志愿:瞄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
专家也建议考生,要瞄准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填报志愿,这些产业不仅有国家政策扶植,同时也是未来的支柱产业,急需人才。例如,今年国内外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地震,突显地震相关专业人才紧缺,以往这类人才培养的基数较少,且社会上普遍认为地震相关专业是比较艰苦和危险的岗位。今年围绕国家安全、自然灾害、食品安全等方面的人才急缺。苹果iPad的热销及微博的盛行使相关手机软件人才急需。
另外,今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考生和家长可以仔细研究一下国家和北京的“十二五”规划,掌握哪些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哪些产业是要调整的,依据这些信息选择专业,将会有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114招生网 –安徽招生考试信息网,安徽高考政策,安徽高校推荐,安徽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3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