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广告
您的位置:中国招生网首页 >> 报考指南 >> 详细信息

高考:从拒绝加分走向多元评价

2013/7/16 11:53:00 114招生网安徽站 【 】  

 中国114招生网讯

  [导读]各省高招近日都进入录取阶段,清华大学四川招生组日前在官方微博中表示,坚决抵制四川省体育二级运动员高考加分,“即使档案进清华,也会被坚决退档”。此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各省高招近日都进入录取阶段,清华大学加分,“即使档案进清华,也会被坚决退档”。此举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高考加分,操作中存水分“高考加分政策的本意是选拔那些有特长的学生,所以设置了艺术类、体育类等多种类别的加分政策。”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说,但由于我们单一的人才选拔机制,所以加分政策演变成了加分教育,为了高考加分而去突击体育、突击奥数。这些加分项目可由行政机构单独确定,又滋生了加分腐败。各地加分项目一度非常泛滥,有关统计显示,各类高考加分政策最高峰时达到近200项。
  高等教育法规定高校有招生自主权,但按照现行的考试招生录取规定,高校在招生中并没有自主获得学生档案的权力,所有档案都由地方教育考试部门结合学生的分数(原始分+各类政策加分)投到学校,学校再行选择。在熊丙奇看来,如果地方教育部门坚持按照加分之后的分数向学校投档,清华最多只能在专业录取时不承认高考加分,而很难对投档进来的学生进行退档处理。“这就是高考加分一直存在乱象却改不了的原因。”
  “在各省招生加分政策中,的确存在着不规范的问题。”南京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赵鸣直言,各所高校对加分认可程度不一,南大就规定,只要各省教育考试院承认的加分政策,南大就相应承认。在高考加分中,高校相对被动,高校没有时间和精力去一一检测这些加分的学生是否符合条件。“比如四川的二级运动员20分高考加分,也许学生是两年前获得资格的,两年不练了,他的体质下降了,这资格事实上就存在‘水分’。”
  政策收紧,江苏均为“身份加分”
  从地方来看,各省的加分政策都正在逐年收紧。记者从省教育考试院拿到了江苏近三年高考享受照顾性加分的考生名单,今年人数为2139人,2012年为2200 余人,2011年则为2090余人。数据显示,今年这些考生中大多数人获得加分的原因是源自少数民族身份,为2073人。此外,归侨和华侨子女的人数也占据了较大比重。
  “江苏对获得照顾性加分的考生主要源自身份独特,这种状况与国家总体的政策方向一致。江苏已经在积极努力减少各种杂乱的加分项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校招生负责人告诉记者。
  以2004年前后为例,当时江苏的高考加分优惠政策主要包括至少9种类型,应届生在高中阶段被评为省级优秀学生、获省级以上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或全国中学生数学等五个学科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以上者、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或全国性体育比赛取得前六名者等等,都可以享受加分照顾政策,而且单项最高加分分值能达20分。但如今,这些加分政策都已经被取消或调整,江苏照顾性加分政策的单项最高分也降为了10分。据省教育考试院相关人士透露,在程序上,也越来越严格,不仅要把所有享受政策优惠的学生名单进行公示,而且明确提出,必须对各地上报的考生进行严格审批和调查。
  走出权宜之计,还高校自主招生权存在太多人为操作空间、注水过多的高考加分政策,毫无疑问对高考制度的公平造成了严重损害。但如果完全取消加分,似乎又意味着重新回到了“以分数论英雄”的唯分数论。中国的高考录取制度又一次走到了风口浪尖。
  “尽管各地加分政策有所改观,但无法撼动我们高招制度的根本缺陷。”熊丙奇认为,实现高考公平,应该从加分走向多元评价。所谓多元评价体系,就是把一名学生参加统一测试的成绩、中学学科成绩、参与社会服务表现、中学学科竞赛获奖、专家推荐、体育特长、艺术特长、少数民族、家庭因素等都作为评价指标,赋予不同权重,从而得出对一名学生的综合评价。作为高校,则可以自主设置指标、权重,认定、考察学生的各种个性因素、特长因素,不是由行政部门说了算,也非集中录取。
  东南大学高教研究所所长仲伟俊也认为,从长远角度看,加分是权宜之计,扩大高校招生自主权是实现人才培养并兼顾公平的可塑渠道。什么样的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由学校说了算,而不是由一场考试说了算。一方面学校有自主选拔的权利,另一方面学生也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前不久,哈佛就拒绝了一个满分的华裔学生。哈佛有自己的人才选择标准,这名考生也可以找到能够容纳自己这种特质的高校。这无疑是一种科学的、公平的人才选拔模式。”
推荐阅读:
 
 

 

院校推荐
欢迎考生家长进入院校推荐查询咨询各类院校,为考生准确填报院校录取志愿作准备
>>更多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广告招商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 站点留言 | 行业网联盟

版权所有 © 北京网库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安徽114招生网 –安徽招生考试信息网,安徽高考政策,安徽高校推荐,安徽自考成考
地址:北京市东城区胜古中路1号蓝宝商务大厦402  邮编:100029
电话:010-80788512  传真:010-80788512
ICP备案号:京ICP备12024748号 技术支持:中国网库[ 46.875]